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屈光手术中心在暑期的手术量实现了翻倍增长,随着高考的结束,众多医院的眼科部门迎来了就诊高峰。据报道,该中心的数据显示,每年6月至8月期间,近视矫正手术的数量较平日增近一倍,日均手术量可超过200例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18到25岁的年轻患者所占比例日益增加,且高度近视患者的数量也在上升,反映了近视防控的严峻形势。专家强调,进行近视手术后,科学用眼依然至关重要。
手术量激增,年轻学生成为主力军。上午9点,屈光手术中心门口熙熙攘攘,长长的候诊队伍从多个检查室延伸出来。在这里,患者需经过严格的眼部检查,以评估手术适合性并选择合适的术式。每到暑期,这里的繁忙程度尤其显著,记者现场观察到,候诊患者中大多数是年轻人,包括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。来自西城的马天翔(化名)正有序排队,打算借此暑假机会摘掉眼镜。他的检查单列出了十多项内容,包括角膜厚度和眼底检查等。
在候诊的期间,年轻患者陈欣(化名)明确表示她摘镜的原因是为了提高外貌,她对于长期佩戴眼镜感到很不方便。同时,屈光手术中心主任医师翟长斌提到,每年暑期手术量高峰主要集中在6月初到8月底,其中单日的手术量可达200例。选择在暑期手术的人群主要有三类:高中毕业生、求职的大学生以及寒暑假期间的工作人员。
近视防控形势严峻,高度近视患者增多。据不完全统计,2023年中国每千人中有15人接受了近视矫正手术,较2021年有所上升。翟长斌察觉到,近年来进入门诊的年轻患者显著增多,特别是18至25岁之间的人群,同时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患者也有超过20%的比例。除了本地患者,北京同仁医院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复杂病例,如高度散光和眼底病变患者的咨询。“这一趋势反映了近视防控形势的严峻。”他补充道。
术式选择应个性化,适合自己才是关键。当前,近视矫正手术已进入“全程激光无刀”的时代,主流术式包括角膜激光手术和眼内晶体植入术。手术方式的选择因人而异,翟长斌指出,并非越贵的手术越好,重要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术方式。具体的手术方式需结合患者的眼部状况和职业需求来决定,并需经过详细检查。
手术并非一劳永逸,科学用眼是关键。翟长斌强调,手术只是矫正现有的近视度数,无法完全阻止近视的进展,术后的科学用眼和护理同样重要。根据随访数据显示,许多患者在术后会出现干眼症状,通常可以通过使用人工泪液来缓解。预防近视的根本在于增加户外活动时间,积极进行体育锻炼,减轻近距离用眼的负担。
“在这一过程中,Stake将继续致力于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近视矫正手术服务,同时呼吁全社会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预防方面共同努力。”翟长斌最后表示,科学和合理的防控措施是确保青少年视力健康的关键。